top of page

新學期培養孩子信心與毅力

已更新:2023年9月24日


ree

現今的孩子非常聰明且懂得享受人生,不太要求自己。也許這是因為他們成長在相對富裕的環境中,可以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。然而,我要問的是:既然要寫功課,為什麼不認真地完成?既然要唸書準備考試,為什麼不認真地用功讀書?許多在學習上成績不佳的孩子,並不是因為他們比較愚笨,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有效地安排學習時間,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。

詹姆斯‧克利爾在他的書《原子習慣》中提到,每天進步1%,一年後你將進步37倍;每天退步1%,一年後你將弱化到趨近於零。一點小的改變、一個好的習慣,會產生複利效應,就像滾雪球一樣,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。作為父母,我們應該培養孩子「既然要做,就要做好」的習慣,而不是敷衍了事、混過去就好。這樣才不會虛度人生。

我曾經在大學畢業後,在升大學補習班擔任高三物理班的帶班老師。有一個學生告訴我說:“老師,我以後一定會念高四班!”我非常驚訝地問他:“為什麼你會這樣想呢?”他回答說:“因為我們讀楊梅高中的大多數都會重考啊!”我接著問他:“但是你從高一補習一直補到高三,花了那麼多時間在學習上,為什麼對自己這麼沒有信心呢?”他說:“這就是我們的素質比不上老師念的武陵高中啊!”當時我以為他缺乏自信心,但現在回想起來,我覺得問題出在他沒有有效地利用學習時間,沒有真正理解學習內容的意義,只是機械地記答案,甚至有些人直接抄答案。很多重複練習的孩子成績並沒有改善,原因就在於這些問題上。

孩子們如果只是花時間敷衍與應付,覺得只要有做就可以對父母交差,那他們的學習人生是多麼浪費!作為家長,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培養一種對於學習的自覺與自信,讓他們理解「既然要做,就要做好」的重要性。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幫助他們建立這種態度:

首先,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。鼓勵孩子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,合理安排時間,確保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學習任務。同時,教導他們學會集中注意力,避免分心和拖延,以免影響學習效果。

其次,強調質量勝於數量。孩子們應該學會專注於理解知識,而不僅僅是機械地記憶答案。鼓勵他們思考問題的本質,提出自己的觀點,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這樣的學習方式將幫助他們建立深厚的知識基礎,提高學習的效果。

此外,給予孩子適度的挑戰和回饋。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能力和興趣,為他們提供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,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潛力。同時,及時給予正確的回饋和鼓勵,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,激勵他們繼續努力。

最後,我們作為家長應該給予孩子積極的榜樣。我們自己要展現出對學習的重視和努力,讓孩子看到我們對於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態度。同時,我們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和關愛,讓他們感到自己在學習上的成就是值得被認可和珍惜的。

總結來說,我們作為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培養「既然要做,就要做好」的信心與毅力。通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、強調質量勝於數量、給予適度的挑戰和回饋,以及給予積極的榜樣和支持,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對於學習的自覺與自信。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未來努力,讓他們成為有信心、有毅力的優秀人才。

留言


©2021 by Quintessence Education Center.

bottom of page